继续教育学习总结继续教育学习总结篇 1 中国的根底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走向素养教育,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面对当今中国教育开展的现实状况和开展趋势,作为一名现代老师该何去何从?应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价值,经过这一段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一个现代老师假设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制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开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老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老师,而这其中最要害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广博的学识。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老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老师要干好老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 业 字,师德表达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爱好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标准,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典范,模拟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老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老师人格就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那么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由此可见老师人格的力量,学生从老师言谈举止中开展其性格,从老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老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博学,这是一个根本前提,要帮助学生翻开知识的大门,老师本身必须有桶 活水 ,必须是充盈的,是清亮的,其实成功的老师,他的知识更应是奔腾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断地拓宽,向前,才能无愧于时代,老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博采众矢,只有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社会开展到今日,我们更强调 文理融合 ,这样才能适应知识大爆炸时代思想活泼、见多识广的学生的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