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二数学文理科集体备课论课说课稿(第九周)课题:等比数列1.教学任务分析1.1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 c 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2 教材分析1.2.1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 5》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1.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的形成与深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是:等比数列概念深化:体现它是一种特殊函数,等比数列的判定、证明及初步应用。2.教材教法和学法分析 2.1 教材的处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差,故应稀释、放大、拉长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展示深化过程和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过程教学法。本节着重体现等比数列概念形成的过程及通项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因此把等比中项的概念安排到第二课时教学。2.2 教材的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探究法,并以讨论法,讲授法相佐。2.3 教材的学法自学——类比——归纳——练习3.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复习引新、新课教学、练习反馈、总结提高、归纳小结与布置作业六个阶段。3.1、复习引新1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2 新课教学3.2.1 等比数列概念的教学具体分为四个环节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引例 1:细胞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细胞都分裂为两个细胞,再假设开始有一个细胞,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细胞,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细胞,…,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细胞个数,依次得到了一列数,求这些数所构成的数列。引例 2:某轿车的售价约36万元,年折旧率约为 10%(就是说这辆车每年减少它的价值的 10%),那么该车从购买当年算起,逐年的价值依次为:引例 3:《庄子·天下篇》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