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一中二 0 一一级高一物理学案(11)第六章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学习交流 重点:(1)天体实际做什么运动?而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做什么运动?(2)根据环绕天体的情况求解其向心加速度有几种求法?(3)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的天体质量有几种表达式?各是什么?各是什么特点? (4)应用这方法能否求出环绕天体质量?(5)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2、典例分析例一: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 1.49×1011m.。公转的周期是 3.16×107s, 太阳质量是多少?例二:某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卫星,其轨道半径可认为近似等于该行星的球体半径。已测出此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据此求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 例三:离地面某一高度 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4, 则高度 h 是地球半径的 倍。例四: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将一小球离地面 h 高球以初速度 vo水平抛出,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位移为 s。该星球的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是多大?3、课堂展示见教材问题与练习 P36、1、2、3、4。4、课后提高 班级 姓名 (1)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T,公转半径为 r,万有引力恒量为 G,则由此可以求出 ( ) A、某行星的质量 、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用心 爱心 专心1(2)一个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3 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36 倍,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4 倍 B、6倍 C、13.5 倍 D、18 倍(3)一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定( )A、飞船的运行周期 B、飞船的环绕半径 C、行星的体积 D、飞船的运动速度 (4)2005 年 10 月 13 日,我国利用“神舟六号”飞船将费俊龙、聂海胜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设宇航员测出自己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离地高度为 H,地球半径为 R,则根据T、H、R 和引力常量 G,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预习: 第六章 五、宇宙航行1、学习目标:(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有关知识和航天发展史。(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区分发射速度和绕行速度,理解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2、知识梳理(1)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 的作用,因而抛出去的物体总要落回地面,但是当抛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