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 24 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办必修 2【高效学习指导案】【分层学习目标】A 级 能识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跨国公司、 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基本史实。B 级 会识记并能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等历史概念和史实;能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原因和影响,能归纳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利与弊;能 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能归纳我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C 级 能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形成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利弊的正确理解。能概括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中的有利与不利环境,感受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形成的影响。【重点学习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难点问题预设】 (1)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高效预习探究案】【预习思考选题】1.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2.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出现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3. 阅读教材第三目,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历尽艰辛加入世贸组织?4.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合作探究】1.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的主要看法。关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关于全球化的进程问题也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人将经济全球化历程总结为三次浪潮。第一波浪潮发生在 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东亚等地区的贸易。后来,随着这些地区的贸易被荷兰、英国的贸易公司所控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受挫,全球化发展一度陷入停顿状态。第二波浪潮出现在 1815—1913 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和通信成本。许多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而是双赢的理念。科技发达和资本丰厚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已成为国际贸易体系的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的劳动力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相继发生,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低潮并出现倒退。第三波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