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教学目的】 1. 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在想象和诵读中体悟诗中的“情”。 2.运用本地课程资源,拉近与诗人的距离,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预习作业】上网搜寻关键词: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课时安排】2 课时 4【教学过程】一、学生忆诵《沁园春·雪》。 这堂课我们学习毛译东用“沁园春”作词牌名的的另一首词“长沙”。 “沁园春”这个词牌都分上下两阕,每阕的句数、字数都有规定。从《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会给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凝练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二、诵读、理解作品 (一)上阕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诗的跳跃性很大,语序也有倒置的,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1.“独立”能否改为“站立”“伫立”等? 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诗人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 联系当时的背景,《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 1925 年,毛泽东 32 岁,北伐战争头一年,五卅惨案爆发,各地农民运动如暴风骤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在韶山成立了 20 多个农民协会,10 月,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这个学生时代常畅游之处。 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朗读指导:独立江边,思绪渺然,感情潮水随江水北上。语速较慢。 2.一个“看”字,一直管到哪里? “万里霜天竞自由”。共有七句。(可与《沁园春·雪》比较) 请朗读。(生读) “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性的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意。现在大家齐读这七句,看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有何特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放眼望去(远眺)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收回(近观)鹰击长空 ――仰视(高景)鱼翔浅底 ――俯察(低景)还有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4、教给“意象”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