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联系《21 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自主学习任务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提出背景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 ,保护好日、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 。为了使当今世界各国良好的发展,并使未来人类 的能力不至于削弱。3.可持续发展由概念到行动——《21 世纪议程》(1)通过时间与会议: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______________大会,会议通过了全球_______________。⑵ 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发展 ,加强 的作用,实施手段。(3)《中国 21 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________________、经济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与环境保护。任务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 发展应建立在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和人民积极参与____________的基础上。3.目标: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______和__________。4.包括:(1)发展的观 念;(2)公平的观念,首先是______ 之间的公平,其次是_____ 之间的公平;(3)环境的观念,认为____________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4)______ 的观念。合作探究:1、 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那些思想?⑴ 只有一个地球(1974 年) ⑵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 年) ⑶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 年) ⑷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 年)⑸ 地球充满生机(2002 年)2、读某山区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圆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B.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C.水土流失加重 D.水土流失减轻 E.农林牧综合治理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1)左图最下面的填 F,然后按顺时针依次填 C、B,右图左下角的圆圈填 E,然后按逆时针依次填 D、G、A。⑵ 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是 实现农林牧的综合治理 (3)若我国东部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区发生上述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试述其原因。不能。我国东部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世界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