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师【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 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自主学习】1、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于 1939 年在波兰布热金卡附近建立的一所关押和处死犹太人的监狱,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 1000 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 400 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1945 年 1 月 27日,苏联红军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在押人员有 7000 多人。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1947 年 7 月 2 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9 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1917 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称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称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2、读课文,划出表示行文线索的词语,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新闻事实。【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他写了些什么?(内容梳理主旨体会)文中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没有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生,只有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记者出于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他怕和平的景象淡化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见闻感受,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每到一处,内心都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触动(恐怖、压抑、沉重)1、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从角度的特别和新闻价值方面看)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并且独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