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 2014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教学要求:1.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 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列宁为什么说“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过程与方法结合背景探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难点:全面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学前思考:阅读下列材料:俄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在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中声称:“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才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19 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成为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国的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思考: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价这些措施?一、改革的酝酿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二、“二一九”法令(1861 年)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