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拿来主义(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 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方法2、 体会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色【自主学习】◆本文题目为《拿来主义》,而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起笔?举出“学艺”上的三个例子有什么作用?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全面理清该文思路的一个关键。鲁迅从回顾中国历史开始,意在说明从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失败与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在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到现在”的政府,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1927 年,蒋介石上台后,勾结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出卖领土主权。“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丧,美英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这些便是“送去主义”的明证。但本文着重讲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作者用“别的且不说罢”一转,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例子,说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揭露了反动政府媚外卖国成风,古今反动派由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再到投降的历史,揭示出“闭关”“送去”的危害:“闭关”误国,“送去”卖国,其后果是“送来”了侵略。在对这惨痛的历史进行批判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即无产阶级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是对立的,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弊端越多批之愈深,揭之愈深,就更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这种先破后立,为下文阐释“拿来主义”的原则并对其内涵作具体分析论证打下扎实基础,也显示出作者立论的严谨和周密。【合作探究】 1.《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请找出使用了哪些比喻,并确定是如何做比的。(重点阅读 7-10 自然段)(1)第 8 自然段阐述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的错误态度,这位“穷青年”面对“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作了哪几种表演?并分析它的比喻义A 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怕) 不敢接触B 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怒) 全盘否定C 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喜) 全盘接受(2)第 9 自然段阐述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这四个字精炼、概括,但抽象、不够具体。为能具体、形象地论述如何“占有、挑选”,作者又设想了这位“穷青年”的表演,他是如何表演的?并分析其比喻义。A 看见鱼翅: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