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八课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课时1课型新课展示多媒体教学备课人审核人师生笔记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学 习 过 程一、自主学习 筑牢基础(准确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动脑思考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请同学们自主通研课本,同时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 ) . 国 际 关 系 的 含 义 : 最主要的是: (2).国际关系的内容( 3 ) . 国 际 关 系 的 内 容 是 多 方 面 的 , 有 、 、 、 - 等(3).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 和 是其基本形式。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探究一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曾两次大规模的侵华; 1949年~1972 年 23 年的冷战对立 :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1972 年至今,30 多年友好和平交往;材料二:2001 年以来,小泉首相每年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进入“冰冻状态”; 2006 年 10 月 8 日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 2007 年 4 月 10 日至 13 日,温家宝总理在时隔 7 年之后首次访问日本,此行称为“融冰之旅”; 2007 年 12 月 27 日福田康夫访华。此行因此 被誉为“迎春之旅”; 2008 年 5 月 6日胡锦涛访日,此行称为“暖春之旅”。材料三:2010 年 9 月 7 日,两艘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冲撞中国渔船,随后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并非法抓扣中国船长船员。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硝烟再起。材料四: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 2011 年 12 月 25 日至 26 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野田在采访中称,要大力推动日中间在增进政治互信、海洋合作、震后合作、经济互利合作、文化及人员交流、地区及全球性课题等广泛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切实深化战略互惠关系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知识,请回答1. 中日关系为什么会时阴时晴?中日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共同利益,也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中日间的共同利益则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