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教案(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⑴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两类。⑵ 理解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量性、力的图示。⑶ 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⑷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 G=mg(g=9.8N/kg)计算重力。⑸ 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⑹ 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⑺ 了解力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会对不同的力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⑴ 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⑵ 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 通过课本内容的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多观察、多分析,看问题不能片面。【教学重点】⑴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⑵ 教学策略: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实际演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学难点】⑴ 难点:重心概念的理解。g 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⑵ 教学策略:通过讲解、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实验、与启发式讲练相结合。【教具准备】弹簧秤、钩码、质量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木圆环、直角三角尺、重锤线【课时安排】2 课时新课教学引入:同学们都平时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量最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量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单的力学问题。一. 力概念的引入和力的性质问题{叫学生看书 51 叶第一段话回答}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什么量在发生改变:总结:物体的速度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例:在足球场上,守门员大脚开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球时,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这些都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用心 爱心 专心(学生老师谈论)这些都是球运动状态改变的现象;球运动状态改变都是运动员对球作用的结果。例:演示 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 ,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演示 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球,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