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祝福第 2 课时设计人张乐伟审核人殷玉莲时间2009.3.20学习目标1、鉴赏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2、学习从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课前回顾一、完成小作业纸。二、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祥林嫂一生的遭遇。学习课文一、鉴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1、学生朗读描写祥林嫂肖像的文段,然后完成下表,分析其形象。初到鲁镇重回鲁镇临死之前衣着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相貌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眼神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形象年轻,勤劳,朴实,新寡。安分耐劳。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痛苦而又难以表达。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陷入极度悲哀,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讨论: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文中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2、朗读小说对祥林嫂语言的几处描写,分析各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态?(1)向“我”询问灵魂的有无:明确:在封建迷信的桎梏下矛盾的心理状态。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