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学习目标:1.了解“清高”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2.思考“清高” 的当代意义。3.学习随笔的写法。学习重点:1. 了解“清高” 的内涵。2.当代人如何面对“清高”。预习要求:1、字词句(先在书上作上记号,然后查) 音:勾当(goudang) 颍(ying)水 汲(ji)黯 怪癖(pi) 禅(shan)让 倪(ni) 意:用世:出任官职 扬弃:(1)保留和抛弃(2)抛弃德高望重:品行高尚,声望卓著 姑置勿论:姑且放到一边不去讨论议论实至名归:有了实际的成绩,名誉也随之而来了不理解的诗句: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长安宫阙处天九天之上,高贵豪华,我曾地这个地方作臣子。端居耻圣明: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假,凭借。业已饮,何恤他:业已,已经。恤,忧虑。红颜弃轩昂,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对,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红颜对白首,从少壮到晚岁。轩冕,车马冠服。皓月当空的清宵,把酒临风,至于沉醉。有时在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高山太巍峨我不能仰视,只能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2.给每一自然段用原文或者自己概括大意3.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课文所涉人物与清高有关的故事:许由,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李白、孟浩然等。课堂上,学生推荐代表分别讲述,老师相机补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用“清高”评价他人。“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清高”为何意?在这一课里,学者金开诚以“漫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解了“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思想行为在今日社会中的表现。金开诚,男,1932 年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杜中央副主席。1955 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1 年入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二.解决预习中的第一个问题――字词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三.解决预习中的第二个问题。先讨论,再找生发言。(重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快速把握文意层次。)段意如下:第 1 节:释清高。第 2 节: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