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_第1页
1/27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_第2页
2/27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_第3页
3/27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一)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2),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3)《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4)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5)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6)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7)益明;强勉行道(8),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9)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10),《书》曰“茂哉茂哉(11)!”皆强勉之谓也。注释:(1)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 179 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西汉广川人,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即董子故里人。其少治《公羊春秋》,就学于胡毋生,汉景帝元年(公元前 158 年)立为博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5 年)应举贤良策,擢江都(今扬州)相。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 年)因江都易王刘非的原因罢为中大夫,“掌议论”,居于长安。其间,于家中著《灾异之记》,为主父偃诬告诋毁朝政而下狱,武帝下诏赦免其罪。不久,复为江都相。丞相公孙弘治《公羊春秋》不如董仲舒,屡次三番设计陷害。胶西王恣意放纵,多次无故斩杀朝廷高级官员,公孙弘欲借胶西王之手杀董仲舒,推举董仲舒任胶西王相。胶西王知董仲舒德性高尚而未加害。不久董仲舒推病辞职居家。从此,他无意仕途,不问家业,专事著述。朝廷每有大事派大臣到其家中征求意见。据史书记载,其子孙皆以学致高官。董仲舒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其学说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重。不少地方为他建祠设祭。清以前,除景州及广川所建董子祠外,董仲舒曾任江都王相的扬州董子祠最为显赫。据《扬州文化概况》载:“统治阶级曾在北柳巷设董子祠,先为正谊书院,明正德年间改正谊祠,祀汉丞相董仲舒。到清代,圣祖康熙赐‘正义明道’匾额,遂改为董子祠。中供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严然。并将附近的一条街定为贤良街,一条巷定为正谊巷,另一条巷定为大儒坊(今南柳巷)。过去的盐运司衙门,本为董子故宅,相传旧有井,曰:‘董井’。明清两朝,盐运使都曾在此建亭筑轩,景仰前贤。除此之外,江都县还有正谊乡”。《举贤良对策》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题目为译注者所加。全文共 21 节,1—8 节为第一次对策的全文,9—14 节为第二次对策的全文,15—21 节为第三次对策的全文。董仲舒一生著述颇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