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2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5【学习目标】 1.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危害及关联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地震(1)定义:岩层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突然①__________或②________,能量急剧释放,并以③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2)地震构造a.图中 C 为④________、B 为⑤________、BC 为⑥____________、AB 为⑦__________。b.D 位于⑧________线上,是指地面⑨__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震级和烈度震级烈度定义表示地震大小等级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影响因素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一次地震的数量1 个多个(4)震级分类标准按震级(5)分布2.滑坡和泥石流类型滑坡泥石流主要物质组成不稳定的⑫__________大量的⑬____________发生部位山地斜坡上⑭____________发生条件⑮________________,地势起伏较大,⑯________________⑰________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诱因⑱________,工程建设⑲________、冰雪融水危害破坏⑳______、建筑物、○______,造成人员伤亡等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 地震、滑坡、泥石流1.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 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 3~4 题。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 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 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6.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方法技巧练方法 列表法比较记忆滑坡和泥石流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上给出的信息及所学相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