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4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4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4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 7 课《短歌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1.了解<短歌行》的写作背景及文学常识。2.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难点)1 . 走 近 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 (或“魏晋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2.了解标题这是一首乐府诗,“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3.表现手法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且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诗词。诗中使用典故叫“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具体到诗歌,用典一方面可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耐人寻味。4.了解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大业仍未完成的现实,曹操忧愁苦闷。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