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四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能翻译全文。一、走近《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二、秦晋围郑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三、文体知识史书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纂体例,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纂体例,如《战国策》。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纂体例,如《史记》。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史书编纂体例,如《汉书》。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编纂体例,如《史记》。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f à n)南 佚(y ì)之狐 夜缒(C h uì)而出 B.越国以鄙(b ǐ)远 夫(fú)晋,何厌之有 共(g ō ng)其乏困 C.朝济(j 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 ǔ) D.①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