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 2014 高中生物 第 4 章 第 2 节 第 1 讲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解开光合作用之谜回眸历史得出结论1648 年,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用定量方法研究植物的营养来源。植物生长需养料主要来自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动物和植物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第一次成功应用化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需吸收 放出 1779 年,荷兰的扬 .英格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到水里。这些叶在阳光下产生氧气,在暗处并不产生氧气。植物需要 才能制造氧气1864 年,萨克斯实验: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 暗处一昼夜,然后让一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绿叶在 环境下才能产生淀粉1940 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向小球藻提供含 18O 分别标记 H2O和 C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 1948 年,美国的卡尔文历时十年,用 14C 标记的 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CO2 用于 二、光合色素和光能的捕获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名称颜色分子式主要吸收的光波叶绿素(3/4)C55H72O5N4MgC55H70O6N4Mg类胡萝卜素(1/4)C40H56O2C40H56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1课后作业:1.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下图所示,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盆麦苗长势( )A.甲、乙、丙三盆麦苗长势相近 B.甲与丙长势相近,乙比丙长势差C.乙与丙长势相近,甲比丙长势差 D.甲、乙长势都比丙好2.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 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3.图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 24 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4.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的实 验证明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和氧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光合作用利用了二氧化碳和水5.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