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长县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7 逍遥游(2)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 、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学习重点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2.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学习难点1、学习二三段,掌握虚词“而、也、之、且、焉”,实词“负、培、怒、抟”,句式“其……邪?其……邪”的用法;2、熟读并背诵前两段。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朗读、 点拨、 背诵学 习 过 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自主学习(预习案)】1.词类活用: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虽然,犹有未树也 彼于致福者 2.文言句式: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乎待哉3.古今异义:1众人 古义: 今义:羊角 古义: 今义:虽然 古义: 今义:无功 古义: 今义: 【合作学习(探究案)】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这二段可分为几层?2.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3、这三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4、作者对这几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拓展探究1、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此种境界? 2、艺术特点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3、课外延伸阅读:搜集庄子有关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附:《至乐》记载:庄子妻死,他不但不悲哀,反倒鼓盆而歌,当惠施责怪他太不尽人情时,他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2运斤成风 惠子是庄子的朋友,也是辩论对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等观点相互争论。惠子死后,庄子去送葬,回头对门徒说:\"楚国郢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这滴泥土就象苍蝇翅膀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板斧,挥得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捣石灰的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匠石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