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第 1 篇 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县委组织的集中学习及自己在网络、微信、报纸自学的一些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面资料,使我对“三严三实”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我围绕“三严三实”第三专题——严以用权,做如下发言: 一、对“严以用权”的认识和体会 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人民公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进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严以用权,要行之有规。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公开权力清单,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动,都是为了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让领导干部不谋私,不沦为“苍蝇”、“老虎”。权力触角不随意延伸,社会和市场的活力和制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民众才能最终得益。 严以用权,要错之有责。权力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力。在其位,谋其政。用好权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对该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当“糊涂官”,行其权,尽其责。职责范围的事,就当尽心尽力,决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满足于当“太平官”。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权力,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权力不作为,乱作为,责任主体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二、对比“严以用权”的内容查找个人存在的问题 个人对比严以用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摆自身不足: 一是存在摆“官架子”现象。作为年轻干部,自认为是县级领导,身上多少带有“官气”。对分管的部门,听部门主要领导到我办公室汇报的多,主动到部门倾听声音的少,对部门副职领导了解甚少,对基层干部关怀过问更少。面对 XX 乡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和乡主要领导开会讨论多,和村领导共同探讨少;面对持续的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