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告状行为调查讨论文献综述 中班幼儿 告状行为调查讨论文献综述 摘 要:儿童告状行为是道德进展和社会认知进展讨论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几年学前教育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对 2001 年——2025 年 13 年的 84 篇期刊文献内容的认真梳理,从儿童告状概念的提出,特点,分类,以及告状行为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讨论认为,告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必定产生的一种现象,它的进展也是儿童社会化,自我调节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深刻认识儿童的告状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告状儿童。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原因;对策;综述 一. 前言 很早就有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早期告状问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皮亚杰在考察道德认知进展时对告状概念的理解及其道德推断的讨论 中班幼儿告状是中班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作为成人我们要全面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弄清其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出现这种现象反应了什么,从而实行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文在中国知网 CNKI 网站电子期刊(本地)和电子期刊(外网)中进行了中文期刊资料的搜索。以“中班幼儿告状”,“中班幼儿告状的行为”,“中班幼儿告状的成因以及其策略”,“中班幼儿告状的讨论”“中班幼儿告状的理论讨论”为主题,时间段为 2001—2025,共检索到 84 篇可用的期刊文献。 本文拟根据这 84 篇期刊文献, 在分析文献的基本情况之后, 从选题的不同角度出发,将我国近 13 年来中班幼儿告状的讨论状况作个综述。 二. 儿童 告状行为 的讨论现状 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从 2001—2025 年这 13 年期间关于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的讨论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为好的成果。 1. 儿童 告状 的讨论价值 儿童告状的讨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以及道德认知的进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在搜集的文献中有好多都在写儿童告状讨论的价值, 对于其价值讨论较为充分。通过归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体现: (1) 儿童告状的认知进展 国内外讨论者对告状的认知进展(主要包括告状的概念理解与道德评价)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化的探讨,但大多数讨论着重于验证告状认知进展的年龄特征以及相关观点。国外讨论者通过跨文化的比较讨论发现,社会文化背景会对告状概念的理解与道德评价产生影响。我国学者徐芬等人讨论过在亲社会反社会情境下儿童对告状及说真话的道德评价,结果证实了文化习俗对道德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