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 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 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 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节选自《汉书》)【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方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 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 英俊:杰出人物。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博”的义项有:①宽广,广 博;②广泛;③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棋相仿);④换取, 讨取(后起意义)。“以博聚英俊”中的“博”,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答案】②【解析】结合语境,可知“以博聚英俊”的意思是:从而广泛集聚英才。字字对 译后,可知“博”为“广泛”的意思。据此选义项②。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例句:文王以.宁A.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 何以.战(《曹刿论战》)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答案】B【解析】例句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 A 项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B 项中“以”用法同例句;C 项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 “把”“拿”“用”;D 项中“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故选 B 项。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B. 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死亡)C. 策之不以其道.(道路) D. 诏书进.贤良(进献)【答案】A【解析】A 项中“通”为课下注释中的词语,译为“通晓”;B 项中“亡”在这里 是通假字,通“无”,意思是“没有”;C 项中“道”在文中意思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