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育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育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一杯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 勤劳聪慧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日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 方程的意义 a.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b. 操作天平: (1) 、一边放两个 50 克的砝码,另一边放 100 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 50×2=100) (2) 、一边放一个 40 克的砝码和一杯水,另一边放 100 克砝码,天平平衡。一杯水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4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称东西的示意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2x+50 100 80 2x 3x=150 150+x=50×4 80+20=100 x÷10=2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类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 2x+50 100 80 2x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80=20=100 x÷10=2 3x=150 150+x=50×4 40÷10=4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 30+20=50 60÷20=3 3x=180 100+2x=50×3 x-18=24 x÷11=5 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a.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b.再举几个例子,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游戏练习: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卡片出示)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 8+x=14 13+x 40÷10=4 A+b=155+x 15 20÷x=2 (6)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刚才我们是从等式中找出方程的。这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