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光伏“产能过剩”]光伏产能过剩 假如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互竞争的角度看,双反本身就压缩了光伏市场的成长前景,从而损害了全球光伏的未来市场。在大多数市场参加者眼里和分析家笔下,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当下“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的负面典型,国内外皆然。就中国光伏产业而言,连续 5 年年增长率超过 100%,在产品价格暴跌的背景下企业利润锐减乃至大面积亏损,巨额负债更令企业如牛负重。 2025 年,光伏产业毛利率还在 30%左右,2025 年就降到10%以下,而这个行业企业毛利率若是达不到 10%就难以实现盈利。到今年上半年,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股中,毛利率低达 1%以下者已经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为负数。 从已公布的上半年财报看,66 家光伏上市企业净利润降幅普遍超过 50%,毛利率均低于 10%,10 余家光伏上市公司亏损。在重重压力之下,尚德、赛维等龙头企业深陷破产危机。赛维LDK 去年亏损 6.5545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亏损 10.8 亿元,负债266.76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88%左右。 近期,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也被国内外相当一部分观察家视为中国光伏产业激进扩张的必定结果。由于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依存度极高,2025 年之前 98%的产品出口欧美市场,2025 年这项比例仍然高达 90%,美欧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又令其雪上加霜。 就全世界光伏产业而言,在分析了 300 多家光伏电池板制造商的基础上,可再生能源咨询机构 GTM 讨论(GTMResearch)10 月 16 日发布的报告估量,未来三年全世界光伏产品年均供应量将超出需求 3500 万千瓦,产能过剩很可能导致 180 家光伏电池制造商在 2025 年之前破产或被兼并,亦即60%的企业退出。 传统能源倒逼新能源扩张 倘若从与传统化石能源竞争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不难对光伏产业的“盲目扩张”取得新的认识。 光伏产业与传统化石能源竞争的关键是价格和成本,光伏产业近年来得以实现高速增长,并不是各国、各地政府的扶持,而是新世纪以来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暴涨。各国、各地政府之所以决策强力支持扶植太阳能等新能源,原因也在于此。 因为太阳能发电迄今成本较高,而且在供应电力稳定性等方面还不能与常规的火力发电相比。假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保持低价,无情的市场规律将使得光伏产业难以找到足够的需求,而假如需求太小,导致生产规模太小,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光伏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