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结构主旨题 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 202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讨论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阔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主旨题是片段阅读部分的重点题型,提问中带有“主旨”、“主要”、“主题”“中心”、“概括”等字眼的题目,通常就是主旨题。而结构主旨题则是最符合考生阅读规律,比较易掌握的一个拿分题型。 结构主旨题的解题关键是将语文中的层次划分手法运用其中, 根据层次机构找出核心观点或者强调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历年真题中主要考查的结构类型及主旨句所在。 高频考点列举: 1. “分→总”结构 2. “总→分”结构 3. “总→分→总”结构 4. “多层并列”结构 (一)“分→总”结构 真题一:2025 年国考卷(一)第 15 题: 15.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制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制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解析】A 本段结构是明显的分总结构,前句展开论述了传统文化缺少底线文明,后句则针对前面的论述得出处理这一问题的对策,即应当建立道德底线。A 项正是主旨。B、C、D 都属于扩张概括。 真题二:2025 年国考卷第 47 题: 47. 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如何进展经济理论 B. 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C. 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 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解析】D 本题属于典型分总结构。“因此”作为总结陈述的提示性词语,说明后面的话是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述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