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高级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 10 课 梨园春秋导学案岳麓版必修 3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 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学习过程】一、戏曲的起源1.戏曲的萌芽: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 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2.梨园:唐代宫廷中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3.南戏(1)形成原因① 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② 出现了许多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③ 民间表演技艺兴盛,各种通俗文化发展。(2)南戏的出现:两宋之际流行于 一带的一种戏曲形式。二、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兴起时间:元朝时在北方兴起。(2)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 形式融入一炉,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 。(3)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2.昆曲(1)昆曲由来:因兴起于江南昆山而得名。(2)鼎盛:明中叶到 中期。(3)特点:表演载歌载舞。(4)影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 ”。三、“国粹”京剧1.原因:明清时期, 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四方艺人荟萃;乾隆年间,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2.形成:徽班吸取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 式,字韵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更加规范考究。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形成了新的剧种——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