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龙 江 省 漠 河 县 高 级 中 学 2014 高 中 语 文 《 赤 壁赋 》 ( 第 三 课 时 ) 导 学 案 新 人 教 版 必 修 2【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 2、 理解文章的主旨3、了解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方法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 、理清结构,理解作者情感走向及原因(一) 乐: (二)( ) (三)( ) 二、合作探究1 、第4 段中,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阐发了什么哲理?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2 、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试具体分析。3 、这篇文章表现了怎样的主旨?三、巩固落实(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1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正襟危坐3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6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7 、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下列句子各是哪种特殊句式?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 、何为其然也4 、而今安在哉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而又何羡乎7 、凌万顷之茫然8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9 、渺渺兮予怀 四、拓展阅读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一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决。 二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