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_第1页
1/6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_第2页
2/6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_第3页
3/6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 主讲人简介: 李建平,1954 年 10 月出生,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发表学术文章《北京街巷与历史风云》、《北京城市景观与古都文脉》、《帝都文化——北京旧城中轴线》、《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二十余篇;编撰《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百科词典社会科学卷》、《北京经济史资料》等著作。 内容简介: 一座见证了明清 24 位帝王成败荣辱的都城,一条串联起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中轴线,一个新世纪北京腾飞的生长点。 从北京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长达 7.8 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这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明清时的北京城,皇宫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围,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进入;内城居住着官僚和商人;外城为一般平民居住。整个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以皇室为主体的思想。一条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皇城和内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 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现代北京建设的“一线两翼”发展战略,又将其定为“新北京、新奥运”的生长点。 在北京的城市中轴线上,天桥到底有没有桥?天安门究竟是不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朝建造景山的目的何在?如今,中轴线的延伸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世纪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创新的思路是什么?在北京建都 850 周年之际,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李建平引领我们一同感受北京城市中轴线的魅力和神韵。 12 月 12 日的《百家讲坛》为您播出《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敬请关注。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 (全文) 无论是在北京工作,还是大家来北京旅游,到了北京这个城市要真正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我想不了解中轴线那你肯定是不了解北京。 当一个外地人进北京从陆路进北京,那么迎接他的第一个视点就是永定门,我们通过《乾隆京城全图》看,前门当时没有箭楼,有城楼,而且很矮。这个矮,一个说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下)-李建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