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0.3 光的电磁说教案【教学重点】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教学难点】电磁波谱概念的建立【教具】光谱仪【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提问 1:哪些事实能够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学生:答问…复习提问 2:电磁波和机械波的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学生:回忆、答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光具有波动性的观点大概已经被我们广大的同学所接受,但是,光究竟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一、光的电磁说19 世纪初,光的波动说获得很大成功,逐渐得到人们公认。但是当时人们把光波看成象机械波,需要有传播的媒介,曾假设在宇宙空间充满一种特殊物质“ 以太”。而且,“以太”应具有以下性质:一是有很大的弹性(甚至象钢一样),二是有极小的密度(比空气要稀薄得多——以至我们根本不能用实验探测它的存在)。这种神秘的“以太”存在吗?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甚至还在小范围的争执之中。但是,各种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都被认为是失败的,这就使光的机械波学说陷入了困境。而且,有一些新的事实促使人们去进一步探索光的本性的神秘面纱:1862 年法拉第做了最后一次实验,试图发现磁场对放在磁场内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影响,但结果是否定的,因为他用的仪器还不够灵敏,不能探测到这种微细的效应。三十年后,当时还是青年的塞曼,从阅读法拉第的实验计划受到启发,他用更精密的仪器重新做实验,发现了塞曼效应。这个实验既对原子物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证明了光具有电磁本性。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理论,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提出电磁波是横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根据它跟光波的这些相似性,指出“光波是一种电磁 波”——光的电磁说。1888 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它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与麦克斯韦的预言符合得相当好,证实了光的电磁说是正确的。而且,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共性:1、同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 λ= v/f ;2、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变、波速&波长改变。二、电磁波谱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是 3.9×1014~7.5×1014Hz ,(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是7.70×10-7~4.00×10-7m 。在光谱仪上,我们所看到的效果就是——演示:光谱仪观察太阳光谱。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光谱的情形和教材的彩图 1 有什么区别?☆学生:答问…一个重大的区别是,红光的右边、紫光的左边都没 有“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