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庄子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本章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重点难点】1、归纳重要的文言语法知识。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自主学习】一、 走进庄子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二、熟读课文文段,参照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意。三、参照注释,整理通假字1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2)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3)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4)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5)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6)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7)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8)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合作探究】一、探究文本中的字词句难点。1、找出宾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