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课题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所用教材教材名称: 地理必修 第 1 册,第 1 章 第三节 16-17 页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 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 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4. 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5. 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6. 理解地转偏向力教学重点昼、夜半球的划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画法;2、时间的计算;3、借助图示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现场演示法1教学过程及内容[复习]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地球公转的周期、方向、轨道[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若想看世界杯足球赛的现场直播,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6 页至 17 页内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线?地方时是怎样计算的?[新课讲解]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板球是黑夜。有板球何也板球德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晨昏线所在的平面通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过渡]下面我们介绍几种题目中常见的晨昏线的画法。 [讲解]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所以即使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依然存在昼夜现象。而现实中,地球是自转的,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在昼弧与夜弧之间交替运行,也就是昼夜更替现象。2[举例]我们处在地球上北半球上某条纬线,此刻是白天,我们处在这条纬线的昼弧上;随着地球自转,夜幕降临,我们这一点转到了夜弧上。[讲解]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1 个太阳日,也就是 24 小时。[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 12 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 12 点,因而各地的 12 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地方时、时区和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