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标要求能够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和特点难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重视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一. 知识链接:复习城市化二.探究新知:用幻灯片展示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一般是指第二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产业中就业的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学生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幻灯片展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 策条件等 9 个大的方面。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第一阶段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较小,所以珠三角吸引外资额增长缓慢;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所以,珠三角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相对较慢。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特点:3、珠三角城市化的进程:1985年2002年特点:乡村变为城镇,城镇数量增多,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四、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说明:长三角接受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逐步超过珠三角;长三角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珠三角呈下降趋势。1、问题三、新知应用福建省泉州城市发展迅速,已形成服装、鞋业、食品等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产业群。2008 年底,美国耐克公司在泉州增加了 5条生产线。据此完成 34~36 题。34.耐克公司在泉州增加生产线,主要利用泉州① 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完善的配套设施 ③较高的科技水平 ④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泉州现阶段工业化推进过程的表现是A.城市人口大量外迁 B.特色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