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解读《2013 年福建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素材我省高考《考试说明》公布了。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代表了高考考查的 方向和深广度,对同学们的复习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对此做一解读。与 2012 年的考试说明(语文科)相比较,2013 年的,除了增加 5 篇古诗文默写篇目以及几个细微处表述变更以外,其他几无二致, 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一贯宗旨,就是 “稳中求变”。先看看“变”的一面。它们是: 1.“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增加 5 篇;2.改“参考试卷”为“参考题例”。粗解 1. “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增加 5 篇2013 年新增了这 5 篇古诗文背诵篇目,从 25 篇提高到 30 篇。这几年,高考背诵默写篇目一直在增加,在很多考生看来,这是在一年年增加他们的备考负担。但仔细玩味这几年增加的篇目,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第一,这几年增加的都是初中语文的经典篇目,而且是只增不减。高中语文古诗文篇目那么多,为何每年都加初中的?我想这也许暗合自己一直以来跟学生所强调的一句话:高考语文古诗文 70%以上的知识其实在初中,换言之,整个中学的古诗文,真正重要而且堪称经典中经典的是初中语文里的那些篇目。一个高三学生,十年后,人们不会因为你不会背诵晦涩深奥的《离骚》而指责质疑你的人文素养,但是如果你连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都接不上,就几乎不可原谅了。我想,高考语文重初中篇目的宗旨也正在此处。再者,高考的竞争其实是基础的竞争,初中语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都没掌握好,又怎么指望高中语文学得扎实呢?高考古诗文必背篇目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对这 30 篇古诗文死记硬背就好,它所影响的高考分值也绝不仅在于古诗文默写那区区 6 分。背诵是形成语感的前提,从高考这几年古诗文背诵增加篇目来看,若想过高考古诗文阅读以及文化经典阅读,一定要夯实初中古诗文的基础。第二,直至今年,作为每个时代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的必背篇目,逐渐齐全,尤其表现在古诗词上。《诗经》和《离骚》,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陶渊明诗,李杜诗,白居易诗,李商隐诗,陆游诗,豪放派词,婉约派词,宋元爱国诗人诗,他元散曲、小令,可谓一应俱全了。一个高中生如能这样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可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的。粗解 2. 改“参考试卷”为“参考题例” 2013 年把“参考试卷”改为“参考题例”,并注明“为了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