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 04 级生物技术基地班 佟明明 发育生物学的认识 总述发育生物学是一门讨论生物变化的科学。胚胎(embryo)是动植物从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必经之途,因而胚胎是介于基因型和表型即遗传基因和成体之间的过渡体。生物学主要讨论成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发育生物学那么对这一过渡阶段更有兴趣。生物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每一物种都有特定的发育模式(pattern),并且循规蹈矩,世代重复。因此,发育是物种遗传特性的展现,是遗传信息根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表达的结果,是生物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并逐步转化为表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它产生了生命机体内的细胞多样性和时序性,同时又保证了生命代代相传的连续性。发育生物学家探讨的常常是变而非不变的问题,例如,就珠蛋白 (globin)基因来说,遗传学家可能想知道该基因如何时代相传,生理学家可能想了解其在体内的功能是什么,而发育生物学家那么要探讨它为什么仅仅在红细胞中才表达,并想知道它如何在发育的特定时期被激活。发育生物学试图综合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中开展最快且最令人鼓舞人心的领域之一。发育生物学正在形成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癌症讨论,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根本构架。 发育生物学历史发育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它是胚胎学的继承和发扬。 伴随着生命科学的开展, 从胚胎学的酝酿到建立, 再到发育生物学的出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 发育生物学的思想渊源用 科 学 方 法 来 解 释 发 育 可 以 追 溯 到 公 元 前 5 世 纪 的 希 腊 人 Hippocrates(B.C.460-B.C.377),Aristotle()观察了鸡,蜜蜂,乌贼的发育,提出了胚胎发育的概念。发育生物学的讨论最早是从胚胎学开始的。18 世纪曾有两种关于胚胎发生的假说: 预成论(preformation)和渐成论(epigenesis)。预成论又称先成论, 该假说认为生物体是从预先存在于生殖细胞(卵子或精子)中的雏形开展而来的。发育过程中并没有新的结构产生, 只是原本就存在的雏形的机械性扩大。渐成论又称衍生论或后成论, 是 1759 年由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Caspar Friedrich Wolff, 1733-1794 年)首先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从受精卵至新生个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个渐变的过程, 即生物有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来未分化的物质开展形成的, 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