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2)10 个 0.1 是( )。 10 个 0.01 是( )。 (3)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 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 启发学生: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 份呢? ③ 引导学生口述:1 分米是 10 分之 1 米,还可写成 0.1 米?(板书: ④ 总结: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 1 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 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 1 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 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 1 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 把 1 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 份、100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 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 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 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 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 出示 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进展 1.填表格: 2.推断: (1)0.40 里面有 4 个 0.01( ) (2)35 克=0.35 千克( )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