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opsis 模型的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实力排序基于 topsis 模型的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实力排序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 topsis 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具体介绍了模型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此模型,选择人均 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作为经济梯度分析的指标,对山西省 11 个地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 【关键词】经济实力;排序;topsis 一、topsis 模型的基本原理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是 C.L.Hwang 和 K.Yoon 于 1981 年首次提出,TOPSIS 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理想化目标(Ideal Solution)有两个,一个是肯定的理想目标(posi tive ideal solution)或称最优目标,一个是否定的理想目标(nega tive ideal solution)或称最劣目标,评价最好的对象应该是与最优目标的距离最近,而与最劣目标最远,距离的计算可采纳明考斯基距离,常用的欧几里德几何距离是明考斯基距离的特别情况。 二、topsis 的模型介绍 遇到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时,通常有 n 个评价目标(D1,D2,D3,…,Dn),每个目标有 m 个被评价单元(M1,M2,M3,…,Mm),第 m 个被评价单元 Mi(i=1,2,…,m)在目标 DJ(j=1,2,…,n)下取值为 Mij,那么初始矩阵为: M= (1)。评价指标的同趋势化与归一化:评价指标分为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高优指标是指指标数值越高越优,低优指标反之。评价前,一般将高优或低优指标转化为同一种指标,使所有指标趋势相同。对于相对数指标,采纳差值法转化;对于绝对数指标,采纳取倒数的方法转化: Z= (2)。式中 i=1,2,…,m,j=1,2,…,n。将矩阵 M 中的所有原始数据 M 同趋化后,得到矩阵Z=((Z)n×m)。若原指标已满足同趋势要求,则不进行转化。构造决策矩阵:将原始矩阵按式(2)进行转化,把归一化后的数据矩阵(即决策矩阵)记为 Zij:Zij= (3)。确定理想解和反理想解:理想解 Z 的第 j 个指标值为 Z,负理想解 Z 的第 j 个指标值为 Z,有: Z=(Z,Z,…,Z) (4)Z=maxz,z,…z,j=1,2,…,n;Z=(Z,Z,…,Z) (5)Z=minz,z,…z,j=1,2,…,n。根据Zij 矩阵和式(4)、式(5)可以得到正理想解 Z 和负理想解 Z。计算距离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