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5 页 信息窗 2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自主探究并概括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在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对比中,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积的位数估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积极参加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培育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书写整齐、格式法律规范、做事细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十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欢乐大课间的活动中,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小博士的问题:你会计算 59×7 和 8×25 吗?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自主尝试计算 59×7。59×7,你能用竖式试着算一下吗?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与前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尝试计算,老师巡回指导。 2. 可以把你的想法或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沟通一下。三、汇报沟通,评价质疑。1.汇报沟通。请小组代表汇报沟通算法。预设生 1:估算,59×7 的结果大约是 420,把 59 看作 60,再计算。预设生 2:用竖式计算请学生代表上台板书竖式: 5 9 ×4 6 7 4 1 3 提问: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 1?为什么百位上还要写 4? 2.验证估算。把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3.指名学生讲解竖式 5 9 ×4 6 7 4 1 3 个位:7×9=63 满六十向前一位进 6; 十位:5×7=35 35+6=41 满四十向前一位进 4。 4.比较异同。我们今日学习的乘法与前一课的相比有什么不同?预设:(1)上一节课学习的是一次进位,这节课是两次进位。 (2)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都是两位数;今日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都是三位数,原因是十位上乘完以后,得“几十几”还要向百位上写数字。 课件出示并板书: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积是两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积是三位数老师总结:两次进位就是连续进位。这就是今日学习的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板书课题。5.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 8×25,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