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8

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8_第1页
1/5
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8_第2页
2/5
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8_第3页
3/5
石榴高级中学 09 高三生物教学案 第 4 章第 2 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班级: 姓名: 时间:080814 编号:0818【考点解读】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4、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 【基础知识回顾】1.生物膜静态模型的提出:⑴19 世纪末,欧尔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 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 组成的。⑵20 世纪初,科学家通过对红细胞膜成分进行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面上铺展层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 。⑶20 世纪 40 年代,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 。1959 年,罗伯特森在 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三层结构,他结合其他学者的工作,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构成,中间的亮层是 分子,两边暗层是 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 的统一结构。 2.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⑴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很多科学家对罗伯特森的模型提出质疑:如果这样,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就连 、 这样的现象都不好解释。⑵ 后来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全是全部 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 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⑶1970 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燃料标记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红色荧光燃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来研究细胞融合。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 。⑷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模型,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 的,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 。蛋白质分子有的 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 的。 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细胞膜上的 与 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有重要的功能。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 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 有密切关系。除糖蛋白外,细胞表面还有 。重难热点归纳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科学实验假说19 世纪末 欧文顿 用 500 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 年 两位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