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五”课堂模式导学稿高二政治组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 课时主备教师:刘宪锋 审查人: 【学习要求】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理解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重、难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自学过程】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结合教材 P62-63 的图片、材料,请简要分析四个文明发祥地的存在与发展、简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文字:① 作用:② 意义:(2)史书典籍:① 意义:② 原因:③ 特点: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原因:(2)包容性:① 含义:② 意义:2、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外语的文字书写。3、举例说明文字怎样在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作用?4、举例分析史书典籍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古代:2.近代:3.现代: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5、教材 P65 的活动。【知识测评】一、最佳选择题: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间不同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维新运动出现 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综合探究6.材料一:考古学家在六千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上发现了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