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人体的稳态1.稳态与其他器官、系统的关系。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稳态与许多器官和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进入血液的葡萄糖等物质;肺按照一定的速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动脉血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适当数量;消化道将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等摄入体内;肾脏则把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一定的速率排出体外。2.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抗利尿激素(又称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送并贮存在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颗粒中。受到刺激时,神经末梢就将它释放到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3.怎样理解产热过程?人体各种器官的大小不同,生理活动的强度和代谢率也不同,所以各种器官的产热量在人体总产热量中占的比例也不一样。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其他器官在总产热量中占的比例较小。人在安静状态时,肝脏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 20%~30%,骨骼肌占 25%,脑占 15%。人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时候,人体总代谢率明显增加,总产热量比在安静状态要高出好多倍。各器官产热比例也发生变化。由于人体活动剧烈,骨骼肌产热量剧增,可占总产热量的 75%~80%。可见骨骼肌有巨大的产热能力,在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中具有重要意义。4.怎样理解散热过程?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通过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而散失,还有极少数部分热量随着尿和粪便的排出而散失。通过皮肤表面的散热可以分为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类。(1)直接散热。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除炎热的夏季外,外界环境的温度一般低于体表温度,通过体表散失的热量约占总散失量的 85%。人体通过皮肤直接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改变流经皮肤的血液量来加以控制。皮肤内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大,则体表温度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小,则体表温度低。所以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张状态,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人体的散热状况。(2)蒸发散热。在常温条件下,人体虽无明显发汗,但皮肤表面仍不断地有水分从角质层渗出而蒸发;当环境温度上升到 28℃~30℃以上的时候,汗液分泌则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