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1、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般认为,各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各不相同,但是,既然已经在科学上证明了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祖先,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断变化的呢? 现在已经证明不仅染色体的结构可以改变,数目也可以改变。我们不妨先看三个例子: 花皮红肉无籽:墨绿色黄肉无籽。 花皮红肉无籽,果实高圆形、浅绿色、皮上覆有深绿色条带,肉质细脆、口感好、果实中心含糖量达 12%以上,品质好果皮韧,耐贮运。 骡子:它们通常是后无来者的,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为 Down 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1959 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 Lcjeune 证实此病的病因是患者多了一个小的G 组染色体(后来确定为 21 号染色体)。故此病又称为 21三体综合征(trisomg 21)。 2、染色体数目变异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各种变异及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二倍体(2n),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可以诱发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有同源多倍体变异和异源多倍体变异。非整倍性变异有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等。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导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出现不正常的细胞学行为以及形态特征的变化。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用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是常用而且是最有效方法。秋水仙碱是从秋水仙(Colchium autumnale. L.)器官和种子的提炼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其化学分子式为 C22H25O6N,有剧毒。其作用是阻止分裂细胞形成纺锤丝,使复制了的染色体不能分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二个细胞,仍处于同一个细胞中,于是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多倍体植物。多倍体诱变结果鉴定:1.多倍体植物的个别部分如气孔、花器、种子、果实等明显增大,叶片肥厚,植株比二倍体高大,叶表皮组织气孔明显增大。2.多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不正常,导致育性降低。3.经诱变的多倍体植物有丝分裂时,可以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三、实验材料:蚕豆(Vicia faba, 2n=12)种子洋葱(Allium cepa, 2n=16)鳞茎四、实验仪器及用具:多媒体系统(带显微演示)、显微镜、培养箱、分析天平、水浴锅、酒精灯、剪刀(或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铅笔、标签纸、胶水五、药品和试剂秋水仙碱、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