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法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法 摘 要: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的今日,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欣赏活动,如学生小组讨论、唱主旋律、用身体的律动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育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从而上好、上活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 多媒体; 小组讨论; 主题旋律; 身体律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25)10-0092-01 音乐欣赏课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进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 老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入学生进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老师在仔细备课过程中深深的被音乐所感动,在课堂上才能通过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讨论活动也是增加师生之间双向信息沟通的活动模式。 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对于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具有积极的意义。每一个学生在听完同一首音乐作品后所感受的音乐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他们倾听音乐之后,老师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与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机会。 我们知道《运动员进行曲》是表现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运动的热烈场面的,而有些学生则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有的感觉像是雄赳赳的军官形象,有的则说是在庆祝盛大的节日等,他们说的不无道理。因此要积极的肯定这些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要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由于老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就越发深刻,思维也就越发容易融入音乐殿堂。 二、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不集中。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估计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 MIDI 音乐、图片、文字、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