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课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_第1页
1/4
课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_第2页
2/4
课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_第3页
3/4
清镇市教育云平台教学设计模板(小学)学科语文主备人姬云艳执教人姬云艳班级三(4)班课时1课型新授课 课题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材简析 《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 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大意是: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大意是: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其中”回”是”回旋,回转”的意思,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此”是指天门山。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从日边而来的孤帆,富有情趣。设计理念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不朽的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增强学生的诗歌修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诗歌,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学会鉴赏诗歌,并能从中感悟作者的情怀;能够懂得提炼情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总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享受,感到愉悦,能够有所收获。让大家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有深度的语文诗歌课堂。学情分析 通过在第 4 课古诗三首的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比如可以借助插图、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因此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可以先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借此巩固的同时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一举两得。但是古诗这一体裁由于离现实生活比较久远,理解起来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里面出现的一些生僻词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课前预习不扎实甚至不预习的孩子来说,连最起码的读准字音都没有做好,因此课堂上他们可以说是从零开始,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不然学会困生的形成就开始了。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并会写“断、楚”等 5 个生字。2.通过观察图片,看注释,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等方法,推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