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功的数学课堂_ ---------------------------------------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包括概念、计算、几何、等各方面,因此,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适应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条件而定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的不懈追求。 —、从“教”的创新到“学”的创新 新课程下人们不再把教法单列了,取而代之的是教与学的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认为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老师是在“做”上教,学生是为“做”而学,强调“做”是教与学的中心。就拿探究式教学来说,要想取得成效,问题的关键是要寻找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探究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难度适中。怎样让学生“用力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就是成功教学。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数的比是 5 6∶ ,甲数是 10,乙数是多少?”特级老师黄爱华首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新知识探讨“5 6”∶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关系: (1)甲数有 5 份,乙数有 6 份 …… 学生经过以上的分析探究,学生对“5 6”∶的理解十分全面而深刻,也为灵活主动地解答问题制造了条件,出现的解法自然也很丰富。 (1)依据比来列式 10 x=5 6∶∶ (2)用分数来思考 10÷5×6 …… 教的创新为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学得成功自然也是教得成功。 二、从生活数学到数学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也应紧贴学生的生活。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沟通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一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课是《人民币的认识》,使用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件事。要想正确使用人民币,那么认识人民币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在课的开始可创设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当她们来到收款台时,电视镜头停住了。这时老师问学生:“她们下面准备做什么?”这一情境可以说每个小学生都亲身经历过,大家非常熟悉,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潜意识里感到不是为学数学而学数学。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数学同时也服务于生活,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的社会,社会信息时代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具有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