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 1、《列子》与孔子《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编,保留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和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办学名闻遐迩。创设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孔子政治理想难以施展,遂带领弟子开始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2、方法指导:正确看待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继承与进展。(1)多读几遍。一回生,二回熟。(2)要课内外相融合。(3)要联系上下文多读多想。(4)参照注释。3、从标题说起——“辩”与“辨”的区别以“日”为例,在学过的诗词中,“日”已多次出现,谁还记得含有“日”的诗句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两句诗里,“日”的意思都是太阳。《两小儿辩日》的意思是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此题系编者所加。“辩日”意思是关于太阳(距地远近)的辩论。)二、质疑探究;(1)字音与课文范读2)大意概括(3)翻译课文:“游”“汤”“故”“去”“为”“决”的词义辨析训练“游”是指——周游列国。“汤”是指——热水。“汤”在很多成语中出现,能想一两个吗?固若金汤、赴汤蹈火。在上海,人们把那个装了热水可以暖手的东西叫做――“汤钵钵”。(4)内容分析:画出小儿 A、小儿 B 辩斗的内容;看两小儿到底争什么吗?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各说出了什么理由?小儿 A 的观点是,早晨的太阳,离人近一些,中午离人远一些。小儿 B 的观点是,早晨的太阳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两小儿辩日就是指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的远近。小儿 A 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非常的大,所以近;而中午看起来太阳比较小,所以远。——在日常我们看东西的时候,也是近大远小。小儿 B 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远,是因为他感觉早上非常的凉快,而中午非常的热,所以他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平常我们在碰到会发热的东西的时候,也是近热远凉。两小儿针锋相对,互不相让。(5)思考讨论:从两小儿对太阳远近问题的争辩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大胆质疑、执着探究的精神:两小儿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论,正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