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根本观念与九高校问点 有好多同学对于根底地理学问还不够深刻的了解,所以有时候做题就特别的纠结和困难, 今日我们就深刻生疏一下我们的地理概念!我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中地理的根本观念 1 恒星:宇宙中最根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酷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 太阳:由酷热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 130 万倍。太阳的大气构造即为太阳的外部构造,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 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 产生“磁暴〞现象;③ 产生极光。 3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 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始终线时,月球阴影拂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 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条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那么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 时区: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方法,每隔经度 l5 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 24 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 0 经线为中心经线的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 l2 个时区。 我国跨 5 个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 7 日界限:国际上规定,原那么上以 l80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日〞和“昨天〞的分界限,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限〞。日界限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限东侧的西十二区早 24 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违反,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 8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倒塌、塌陷、积累等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9 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积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10 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