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高中生的认知进展(一)认知活动——感知1.高中生观察活动的进展特点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高中生学习内容复杂,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观察力的进展具有新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初中生往往是根据成人要求进行观察,带有被动性。高中生自觉性增强,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的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2)持久性明显进展。高中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有人以有意注意稳定时间作指标,对中学生的观察力进行讨论。在一次飞机模型故障的观察中,初中学生平均坚持 1 小时 35 分钟;而高一学生平均能坚持 3 小时。(3)精确性提高。在观察活动中,高中生能全面深徼地了解事物的细节。既重整体辨认, 又重细节辨信;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和结果。讨论表明,高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达到成人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成人。(4)概括性更强。由于高中毕业生抽象逻辑思维日趋优势,言语表达力进展,观察的概括住、深刻性明显提高,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这是思维和感知同进展的结果。 2.高中生观察力的训练和培育培育高中生的观察力要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教给观察办法;培育观察的浓厚兴趣;重视多种分析器同参加;加强观察、思维和语言协同进展。 (二)认知活动——记忆 0.记忆概述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编码)、保持、提取(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过程。记忆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目前得到公认的是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该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是七加减二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剌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20~30 秒,但假如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活动状态。但不一定能将信息编人长时记忆永久保存。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