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三个守住魏书生的三个守住 一、守住传统常识。 常识是真理,不可违反。 关于常识的三个基本问题:任何一个职业都要弄清楚三个问题,转化到老师这个职业那就是:1.为什么教?为人和社会全面进展而教。2.教什么?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真善美 3.怎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怎么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教无类。类是类别的意思,有两层理解。一是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二是教育之后就没有类别之分了,人在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有贫富,有贤愚,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不管哪一种意思都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重要性,在教育上,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所以今日教育者依旧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成绩如何,个性怎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权利。在教育面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这不是教育者应该坚持的吗?因材施教。是指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实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进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所以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进展。 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是从学习兴趣方面出发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欢乐中教育,更有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学和欢乐的统一。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动的。老师更好的教育不但能促动学生的提升,也能促动自己的进步。 教育者在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坚守住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是最好的课改吗?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不但饱含着一些这样的精髓教育理念,还有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有成效,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不也是需要我们守住的吗?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就是去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这才是知识的价值,而绝对不但仅是混个文凭。所以,学习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因为生活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知识,生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学而时习。孔子早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啊,学习了并且常常复习,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的乐趣。习不但仅是指复习,还有练习、巩固、实践等,每一遍的学习就会收获新的东西,收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