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得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 33、34页 7 得认识及练习七第 12 题。教学目得: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 7 以内物体得个数,认识7表示得实际意义及序数7。2、掌握 1 至7得顺序、大小、组成,会读会写 7。3、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得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掌握7得组成。教学难点:掌握 7 得组成。教具准备: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红、蓝色三角形卡片,鱼图印刷体,练习格学具准备:小棒、7 个三角形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 0 数到 6,再从 6 倒数到 0。2、对口令:3、按小组报数,每组第一个学生报1,第二个学生报 2 再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您报得是几?是本组得第几个小朋友?您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二、新课教学1、数数 7。①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这幅图画得是什么?(小朋友在喂鸡)您们在家里会帮家长做事吗?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得教育。看图数一数有几只母鸡?几只公鸡?一共有几只鸡?能不能分两次说?(1 只公鸡和 6 只母鸡,或左边 3 只鸡,右边4只鸡,或说成左边 6 只鸡,右边 1 只鸡等。)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图里有 7 只鸡,可以用数字 7 来表示,我们今日就学习 7。② 板书 7:老师领读数字 7,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 3 3页主题图下面得印刷体数字 7。问:7 像什么?老师对回答得好得给予肯定,并说明 7 像镰刀,是一笔写成得。③ 老师出示7根小棒,看谁数得好,让学生出声数。再让学生摆出 7 根小棒,老师巡视,好得及时给予表扬。④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数量是7得人或物得例子,指2-4名学生说一说。2、教学 7 以内数得顺序。① 出示计数器:请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 6 颗珠子,问:6 颗珠子再添上 1 颗是几颗珠子?6添上几就是7?老师再演示一遍,让学生再数一遍。② 出示写有 0-6得直尺图,指导学生观察并回答:a、直尺得起点是从哪边开始?用什么数字表示?b、尺子一共有几段?(6 段)。c、从0-l 是几段?d、6 前面有几个这样得一段?(6里面有 6 个一)e、现在再添上一段,()里应填上什么数?f、那么从 0-7 有几个这样得一段呢?学生回答后,老师顺次指着刻度线上得数,学生顺次读0、1、2、3、4、5、6、7。g、老师指着直尺图问:7 前面是几?6 得后面是几?7 比 6多1,6 比 7 少1,7 得前面是6,6 得后面是 7。h、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