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 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漂亮的眼睛看世界。《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短诗三首21.认识 18 个生字,会写 23 个字,正确读写 17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3.体会诗歌的韵味,与同学沟通读后感。4.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绿2白桦2在天晴了的时候1综合性学习21.根据需要收集诗歌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2.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合作编小诗集;朗读诗歌时能用恰当的语气、表情、手势。语文园地21.能与同学沟通诵读诗歌后的感受。2.认识 8 个古代文人,认识“屈、渊”等 10 个生字。3.学习描写颜色的句子。4.诵读诗歌,并尝试仿写诗歌。5.积累有关诗的名言。9 短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 3 个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2.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3.表达运用在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繁星》学习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漫、涛”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 3 个词语。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入新课,释义诗题1.谈话导入。(1)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预设:风景是美的;画画是美的;舞蹈是美的……)(2)师:人们常说“发现美是...